
明末清初瓷器對于中國古代器皿的研究,按照其審美要素的構成來分的話,一般分為造型、紋飾、色彩三個方面。他們雖然都處在不斷的發展變化過程當中,但紋飾是最為活躍的一個因素。明末清初的瓷器生產擺脫了官窯束縛,步入嶄新的階段,這其中最大的亮點就是紋飾題材極其豐富。
LOT.1071
明萬歷 五彩瑞獸紋小碟
尺寸:直徑10.9cm
著錄:《故宮博物院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紅》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0年,P126
拍品形制小巧,裝飾華麗,胎體盈薄,古雅別致。萬歷五彩素以色彩濃艷,畫風寫意聞名于世,青花與釉上彩渾然搭配,形成交相輝映的強烈美感,為歷代藏家所追捧。盤撇口,弧腹,圈足。盤心飾麒麟背馱一盞風燈,正緩步而行,盤內壁以紅、綠、黃等各色彩料繪制纏枝花卉一周,外壁則點綴金錠、花錢、風燈等各式寶物。圖案巧借“風燈”諧音“豐登”,表達了人們期盼五谷豐登,豐衣足食的美好愿望。底書“大明萬歷年制”六字二行雙圈款。

LOT.1084
明崇禎 青花人物故事圖筆筒
尺寸:高18.8cm
此件筆筒、直腹下斂、底足平實,呈直筒形,造型挺拔,口沿及脛部暗刻紋飾,均為這一時期的標準形制。晚明時期時局動蕩。明末泰昌、天啟、崇禎三朝官窯停燒,卻給民窯生產帶來了歷史機遇,步入了一個興盛的時期,從大量崇禎、明末清初拍品來看,當時民窯瓷器的工藝水平已經不輸嘉萬制品,精者有的甚至超過了嘉萬官窯產品。明晚期文人階層的介入,促進了各類工藝品步入了一個興盛期,民窯瓷器的燒制也別開生面。另一方面,文人士大夫的參與,使內銷的民窯瓷器繪畫上增添了更多文人味。此筆筒描繪一幅狩獵的場景。畫中人物神態各異,姿態惟妙惟肖。青花發色青翠,十分雅潔,且呈現濃淡深淺的層次變化。山石樹木,無不細致入微,可嘆工匠之技藝高超。
LOT.1022
清康熙 青花鳳穿牡丹將軍罐
尺寸:高40cm
清康熙青花鳳穿牡丹將軍罐,短頸,豐肩,腹以下收斂,圈足外撇,器形豐滿。通體繪鳳穿牡丹紋,繪畫細膩精致,富有層次感,青花色澤純正,為民窯中的精品。帶原蓋。畫筆嫻熟流暢,為少見的明末青花精品。

LOT.1021
清康熙 青花四妃十六子圖罐
尺寸: 高23.5cm
清康熙青花四妃十六子圖罐,直口,圓肩,下腹收斂,圈足。青花繪四妃十六子,為康熙青花瓷典型器紋飾。該罐胎體致密,釉微微泛青。器身青青花繪畫極具時代特征,繪工精細嚴謹,畫面繁而不亂。青花發色純正,翠而不艷,色分五層,濃淡相宜,立體感強。紋飾畫工古樸豪邁,布局密而不亂。

LOT.1008
清雍正 粉彩龍穿花紋高足杯
尺寸: 高10.9cm
撇口,弧腹,高足呈喇叭狀。杯外壁粉彩以胭脂色為地,繪有龍穿花圖案。繪工精致,施彩不惜工本。底足露胎處胎質堅硬細膩,時代特征突出,收藏佳器。

LOT.1010
清乾隆 粉彩人物故事圖倒流壺
尺寸: 高15cm
清乾隆粉彩人物故事圖倒流壺,壺作桃形,一側設長流,一側飾柄。圈足內中心設孔。外壁兩面繪人物圖,神態生動,繪工細膩。保存完整,頗為不易。

LOT.1055
清雍正 青花鐵線描八寶紋碗
尺寸:直徑10.7cm
清雍正青花鐵線描八寶紋碗,此碗撇口,弦壁,圈足,通體施白釉,,腹外壁青花繪主題紋飾,胎質堅實潔白,整器畫工精細,紋飾精美,青花發色純正,底書“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書寄托款。
敬請關注北京九歌拍賣官方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號:jiugeauction-beij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