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色釉瓷器在我國的陶瓷發展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其天然去雕飾的自然之美,被認為是瓷器收藏的最高境界?滴、雍正、乾隆三朝生產的單色釉瓷器是中國古代單色釉瓷器水平發展的最高峰。清代的單色釉瓷器制作工藝達到了巔峰。
LOT.1023
清 豇豆紅釉萊菔尊
尺寸:高:20.2cm
萊菔尊也稱“蘿卜尊”,乃康熙時期新創品種,常見以豇豆紅釉和天藍釉為飾,為康熙御窯名品,后世則少有燒制。因“萊菔”與“來!蓖,故取意以示吉祥。
器形端莊秀美,外壁施豇豆紅釉,通體素雅無紋,僅于頸部飾兩道凸弦紋,底書“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書款。
LOT.1025
清 祭紅釉油錘瓶
尺寸:高:39.5cm
油錘瓶細長頸,鼓腹,圈足。通體施祭紅釉,深沉古樸,底部青花書“大清康熙年制”楷書款。1065 清中期粉青釉夔紋鋪首尊撇口,束頸,圓腹,至脛部漸收,圈足。肩部飾兩只鋪首耳。此尊釉汁濕潤宛如青白玉,以凸雕和暗刻兩種技法,兩者相互對應,甚為奇妙,刀法嫻熟,工致殊常,線條優美流暢,雋秀嫻雅,屬宮廷大殿之內的重要陳設器。
LOT.1065
清中期 粉青釉夔紋鋪首尊
尺寸:高:51cm
青釉,是以鐵為呈色元素,在還原焰中燒制而成的高溫顏色釉,青釉在我國陶瓷史上出現最早,并作為一種最傳統的品種貫穿整個中國陶瓷發展史。呈色純正均勻是燒制粉青釉瓷的傳統要求,然而明清兩代工匠卻不滿足于此,每每以巧妙的藝術手段,更追求均勻中的微妙變化。此尊的頸部凸弦紋,一如“出筋”的藝術效果,使呈色純正的粉青釉產生出一種節奏與韻美之感,更具有藝術表現力。此件作品集中反映出御窯顏色釉瓷豐富的美學內涵,此一審美觀與玉器的欣賞一脈相通,達到玉一般的質感是其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
LOT.1080
清 豇豆紅釉柳葉瓶
尺寸:高:15.9cm
來源:臺灣藏家舊藏
本品因造型纖細似柳葉,故有“柳葉瓶”之稱;又因雋巧秀美宛如亭亭玉立之佳人,又稱之為“美人肩” 。所敷豇豆紅釉,極厚潤瑩亮,色調淡雅宜人。底書“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款。
LOT.1073
清 茶葉末釉灑金水丞
尺寸:口:5.9cm
水盂者,文房也。大者謂洗,小者曰盂。以端莊穩重、紋飾獨特者為貴。此件水盂造型小巧圓潤,盈手可握。圓口微敞,豐肩,收腹,圈足。通體及底施茶葉末釉,厚潤靜穆,品視之,愈覺韻味醇厚,怡人心扉,經久不絕。底部描金款書“乾隆年制”。
敬請關注北京九歌拍賣官方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號:jiugeauction-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