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九歌2021秋文物藝術品拍賣會將于12月17日—19日在北京千禧大酒店舉行。屆時將有涵蓋十一大專場,囊括當代、近現代、古代書畫精品及歐洲古典油畫、瓷器雜項、工藝美術品等千余件藝術精品集中亮相。北京九歌21年秋拍堅持精品路線,為藏友帶來眾多難得佳作。在此次拍賣會中,齊白石、徐悲鴻、董壽平、謝稚柳、范曾等大家之作云集,更有佛造像、瓷器、玉器、燕京八絕、油畫等拍品異彩紛呈,期待廣大藏友蒞臨賞鑒,共襄盛舉。
中國書畫
謝稚柳(1910-1997) 梅石雙清
1984年作 紙本設色 立軸
著錄:《紀念謝稚柳誕辰100周年書畫特輯·百年稚柳》,P156-157,文物出版社,2010年3月
備注:蕭平題詩堂
XIE ZHILIU PLUM BLOSSEM
規格:135×68cm 約8.3平尺
謝稚柳的繪畫,少年時是從陳老蓮的花卉入手的,兼學明人陳白陽,青年時代開始,直承三唐和北宋,山水畫學董巨、李郭,兼取「元四家」的王蒙,花鳥學趙佶,人物學敦煌壁畫,一一得其堂皇端莊,氣象恢宏。 這幅謝稚柳的《梅石雙清》圖作于1984年,屬于其晚年作品。畫中梅竹畫法,可見其中年致力于宋元繪畫研習的痕跡。梅干勾皴并施,兼工帶寫,出枝附合自然生態,這些均是宋元傳統的格局。而畫中居主體的巨石及通幅墨法,大膽豪放,橫涂豎抹,富于激情和筆墨趣味,這便是其獨到的落墨法的體現。梅花色彩艷麗,造型準確,富于節制,是其早年精研工筆畫法,由工而寫,由斂到放的必然。美而不俗,雄勁老辣,顯示出一代大家的風范。
謝稚柳(1910-1997) 唐人詩冊十二開
1990年作 紙本水墨 冊頁
著錄:《天下英雄君與操》,P64-67,榮寶齋出版社,2009年
備注:陳佩秋題簽條
XIE ZHILIU CALLIGRAPHY
規格:33×45cm×12 約1.3平尺(每幅)
稚柳先生作為現代著名書畫大師,山水、人物、花鳥無不專精,下筆有神,工寫兼施,筆墨多變。其作凝煉了中國繪畫自唐宋以來的優秀傳統,并在這一基礎上加以改造和拓展,尤其在苦研徐熙落墨之法后,風格再變,形成了或工整清麗、淡雅俊秀,或凝重華茂、豪放雄奇的各種畫風,獨冠一時,享譽藝壇;謝先生也是一位著名的書法家,他的書法從容舒展、乘風回翔,自成一家,尤其是他的行草書不僅屹立于上海,成為海上書壇的領袖,而且為中國書壇所矚目。
董壽平(1904-1997) 梅花
1985年作 紙本設色 鏡心
著錄:《書畫大師董壽平·繪畫卷》,封面,五洲出版社,1999年3月
DONG SHOUPING PLUM BLOSSEM
規格:68×112cm 約6.9平尺
董壽平(1904-1997)當代著名寫意畫家、書法家。原名揆,字諧伯,后慕南田惲格惲壽平遂改名壽平,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杜戍村人。早年畢業于天津南開大學。以畫松、竹、梅、蘭著稱,晚年有黃山巨擘之稱,以黃山為題材畫山水,亦善書法。
董壽平出身詩書世家,受家庭影響,自幼就喜愛書畫。董壽平善畫梅竹,朱砂紅梅堪稱絕技;寫竹時筆墨簡練,堅挺軒昂,構圖空靈,以書法為之,渾厚古樸。所寫墨松富有生活氣息,筆墨蒼勁,繁簡相宜。山水畫卷則多以黃山奇峰老松為題材,不拘峰石之形似,而求整幅氣韻的統一,在畫界享有董梅、壽平竹、黃山巨擘的雅譽。他的書法藝術富有個性,蒼勁剛健、古樸瀟灑、神形兼備、氣度豪放,顯示出了他那高尚的精神境界、淵博的學知和剛正不阿、胸懷坦蕩的品德。董壽平先生技法全面,修養深厚,不僅是書畫藝術家,而且是當之無愧的哲學家、美學家。
徐悲鴻(1895-1953) 迥立向蒼蒼
紙本設色 立軸
備注:1、蕭平題詩堂
2、附四川文物商店證書
XU BEIHONG HORSE
規格:82×48cm 約3.5平尺
徐悲鴻是在近代中國美術界有重大影響的畫家,在國內外享有一代宗師的盛譽。徐悲鴻以畫馬著稱于世,他的畫第一次印刷出版的是馬,第一次得到當時畫界著名畫師稱贊的也是馬。徐悲鴻畫馬,不僅只為一般觀賞,而大多是借以抒發郁結難言之悲憤和愛國憂世的心情。徐悲鴻用潑墨寫意或兼工帶寫,造型準確,透視科學。塑造了千姿百態、倜儻灑脫的馬,有的回首長嘶,有的騰空而起、四蹄生煙……
此幅《迥立向蒼蒼》作于抗日戰爭期間,民族存亡之時,畫中之馬斜向左,迎風而矗立,未有絲毫退縮之態。畫作構圖飽滿,進深感強,筆墨灑脫。特別是鬃毛的描繪更為精彩,畫家濃墨揮毫而出,毛發的飄然感覺立即呈現,豪放不羈、氣勢壯闊,更顯出一股無往不前的強烈氣勢。徐悲鴻用墨塑形,通過虛實變化的墨線、墨塊,準確的表現出立馬的骨骼結構與肌肉。畫作筆力雄健,氣魄恢宏,形神俱足,杰出的筆墨表現技法與嚴謹的美術造型功底得到完美體現。
歐洲古典油畫
【法】L.Huile 維納斯
木版油畫
展覽: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歐洲古典油畫展,浙江省寧波市老外灘城市展覽館,2021年6月
簡介:L.Huile,法國十八世紀古典主義畫家
規格:120×197cm
【法】喬治·安東尼·凱曼 摩西的晚餐
紙本色粉
展覽: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歐洲古典油畫展,浙江省寧波市老外灘城市展覽館,2021年6月
簡介:喬治·安東尼·凱曼GEORGES ANTOINE KEMAN(1765-1830),法國著名的小型人物肖像畫家。1765年8月出生于法國北方阿爾薩斯地區,一生以創作小型,微型人物畫作為主。早年,他在斯特拉斯堡從事繪畫工作,后來移居巴黎,并在那里成為法蘭西皇室御用肖像畫家。后期,喬治移居英國。在1793年至1827年這段時間,喬治的作品在英國皇家學院展出并被學術性學習、臨摹。他的作品也被眾多法國、英國的收藏家、貴族、皇室所收藏,是法國著名的小型人物塑像畫家。本作品《摩西的晚餐》人物描繪細膩,表情豐富,內心表達豐富,整體氣勢磅礴,給人莊嚴之感,極具新古典主義的時代特征。同時,該畫家一生大幅作品極少,本系列作品為本作家非常重要的宗教題材作品之一,也是作者非常罕見的大尺幅群體人物肖像作品。
規格:48×69cm
古典油畫在整體上是油畫語言等因素共時綜合運用的結果,但不同國家、不同時期的藝術家在此基礎上對某一個或幾個因素特別注重,形成了不同的風格。
19世紀的歐洲油畫出現了有明確藝術主張的流派,雖主要體現在藝術主題和內容上,但油畫技法也相應各具面貌。如新古典主義注重油畫中物象造型的嚴謹與堅實感,符合古典傳統的造型法則;浪漫主義圍繞悲劇的主題,力求以色彩、筆觸因素和構圖中運動式線條創造畫中情節的緊張感;拉斐爾前派注重對畫中人物心理情緒的表達,較多畫面以青、紫、綠調子構成感傷的、靜寂的意境。文藝復興時代的意大利畫家比較注重明暗法的運用,畫中景物的暗部統一籠罩在陰影中,明暗交界線呈柔和的過渡,造就了畫面集中而渾然的效果。
西方傳統油畫的發展打破了以往油畫為宗教服務這一單一題材.畫家們更多地深入到現實生活中去.去反映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在塑造具體形象時更多地依靠科學成果為基石,比例、結構、透視、解剖、光學、數學……等科學成果在畫面中得到充分的運用。在畫面中充分表現典型場景、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等,并在畫中寄托了自己的真切感情。
工美藏藝術品
雕漆剔彩缸
規格:直徑46,高70cm
雕漆工藝,是把天然漆料在上涂抹出一定厚度,再用刀在堆起的平面漆胎上雕刻花紋的技法。由于色彩的不同,亦有“剔紅”、“剔黑”、“剔彩”及“剔犀”等不同的名目。北京雕漆造型古樸莊重紋飾精美考究,色澤光潤,形態典雅,并有防潮、抗熱、耐酸堿、不變形、不變質的特點。該雕漆剔彩缸雕漆把漆的優良特性與古老精湛的雕刻技藝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是難得的雕漆佳作。
《梅蘭竹菊》金屏風
規格:282×93×218cm
備注:100kg24K黃金打造,配紅木底座
精美大氣的花絲屏風集花絲、鏨刻、寶石鑲嵌、木雕等中國傳統工藝于一身,讓普通民眾近距離接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感受“燕京八絕”之花絲鑲嵌的精湛技藝,共賞中華民族文化瑰寶的非凡魅力。
《梅蘭竹菊花絲金屏風》,長2.82米,寬0.93米,高2.18米,耗時4年精心打造,集花絲、鏨刻、寶石鑲嵌、木雕等中國傳統工藝于一身。屏風整體取“花瓶”造型,寓意平安吉祥;以珍貴紅木為原料,飾以梅蘭竹菊、蝙蝠等中國傳統吉祥紋飾,造型精美,恢弘大氣。
屏風中心為鏤空開窗,以梅蘭竹菊為題,取梅蘭竹菊象征著傲、幽、堅、淡的風骨與品質之意,融入四季風景設計,盡顯四季之美。屏風開窗采用100公斤黃金為原料,運用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花絲鑲嵌技藝精制,并鑲嵌紅寶石、青金石、松石、紅珊瑚、玉石等四千余枚珍貴寶石。四副開窗圖案中,喜鵲棲于梅上,寓意喜上眉梢;雙燕蘭蕙,寓意合歡美好;青竹壽帶鳥,寓意長壽安康;菊花雙雞,寓意吉祥和美。
物由人制,萬物皆有靈性,《梅蘭竹菊金屏風》由北京工美集團設計創作,由北京工美集團原總工藝師郭鳴監制,北京工藝美術大師崔西倫擔任主創設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程淑美擔任主創團隊顧問。整個屏風,構思巧妙,工藝精良,沉穩中顯示秀美、雅致中不失華麗,是匠心獨運的工藝美術經典之作。
花絲龍冠
規格:22×20×24cm
鳳冠
規格:25×25×33cm
明清瓷器
清乾隆 爐鈞釉梅瓶
規格:高20.5cm
拍品小口圓唇,短頸,豐肩,弧腹向下漸收,脛部內斂,圈足微外撇。通體施爐鈞釉,胎薄體輕,釉質細膩勻凈,釉彩流淌如云如霓。整體比例和諧,線條流暢優美,毫無無接胎突兀之痕,仿若渾然天成。乾隆朝爐鈞釉承雍正巧工,并開盛世新氣,其以藍、綠、月白色釉面為主,釉面流淌小,以藍色釉點多見,造型更加豐富。
清 松石綠釉粉彩西番蓮乳足爐
規格:直徑6.3cm
爐扁圓腹,下呈三乳釘足。通體松石綠釉,開光內粉彩繪西番蓮紋。底雙方框內書“乾隆年制”楷書款。此器造型規整,顏色均勻純正。此造型亦見于掐絲琺瑯、鎏金銅等不同材質,但此器有著截然不同的視覺效果。
清嘉慶 松石綠地開光粉彩花卉紋瓶
規格:高30cm
此器直口,長頸,扁圓腹,圈足。通體施松石綠釉,腹部開光內粉彩繪花卉紋,底部松石綠釉內礬紅書“大清嘉慶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此瓶端莊碩大,氣勢宏偉,繪制精工,構圖疏密有致,遠近相映,施彩富麗濃艷,紋飾繁縟細膩,寓意吉祥,盡展乾隆瓷器奢華的藝術遺風,為嘉慶御用粉彩瓷的珍品,保存完美,實屬罕見,彌足珍貴。
.
清 青花礬紅海龍紋大盤
規格:直徑50cm
盤折沿,淺弧壁,圈足。全器以釉下青花及釉上紅彩裝飾,盤心繪一龍于海水中戲珠,海水以青花描畫,龍紋戲珠則飾以橘紅彩。內口沿青濤一周,內外盤壁各畫兩對波濤中追逐的紅彩龍紋,龍紋均以深淺漸層橘紅彩渲染描畫,橘彩明麗;卷云及海水紋則以青花勾繪,釉色鮮明,全器胎骨勻稱,潔白細膩,盤底青花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青花紅彩裝飾技法始于明宣德年間,以后明清各朝皆有制作。這件云龍紋大盤通體紋飾描畫精細,尤其橘紅彩龍紋布局考究,九龍紋均先以青花點睛,定位燒成后,再循龍眼部位,以橘紅彩描繪龍身,復于青花龍眼上再畫圈點飾紅彩,因此龍眼顯得格外炯炯有神。此盤龍紋尤為特別,盤壁上的兩對龍紋,各有五爪及三爪一對,帶翼魚尾的應龍紋為三爪,象鼻龍紋則為五爪,此一龍紋組合或可視為雍正朝的特有風格,或也是唐英監造下景德鎮御窯廠的創新之作。
清嘉慶 胭脂紫地西番蓮紋茶圓
規格:口徑9.3cm
敞口,弧腹,圈足。杯外以粉彩繪飾西番蓮紋。整件器形小巧精美,線條勁韌其內,優雅含蘊,繪飾規整大方,是一件難得的嘉慶朝粉彩精品。底松石綠釉內篆書“大清嘉慶年制”六字款。
佛像文房金屬器
清 田黃觀音像一組
規格:高16cm
田黃材質,世所罕見,此件作品雕工精細、比例勻稱、線條流暢、拋光均勻潔凈,一組保存完整,非常罕見。整件作品既表現出了大慈大悲、降福救難觀世音菩薩的美麗的形象,又產生的很好的藝術效果。
14-15世紀 西藏丹薩替寺四供養天女雕刻飾板
規格:高34.2cm;寬33.8cm
本組四尊供養天女浮雕,通體鎏金;女神均為單面四臂,右腿彎曲、左腿直立,略呈折姿;面容甜美,這組造像所散發出地女性軀體之美以及周身配飾的風格樣式,均向我們傳遞著強烈的尼泊爾藝術特征,與同期制作于加德滿都河谷的紅銅鎏金造像具備諸多相似之處,成為紐瓦爾藝人參與丹薩替寺藝術創作的完美例證。
珠寶玉石
和田玉雕件
規格:重164.35g
翡翠掛墜
規格:重29.82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