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石畫意·齊白石
齊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原名純芝,字渭青,號蘭亭,后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餓叟、借山吟館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祖籍安徽宿州碭山,生于湖南長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近現代中國繪畫大師,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為木工,后以賣畫為生,五十七歲后定居北京。擅畫花鳥、蟲魚、山水、人物,筆墨雄渾滋潤,色彩濃艷明快,造型簡練生動,意境淳厚樸實。所作魚蝦蟲蟹,天趣橫生。
LOT.0372
齊白石 吉猴獻壽
尺寸:34×45cm
立軸 紙本設色
備注: 1、蕭平題詩堂。 2、日本雪江堂舊藏。雪江堂上世紀60年代在中國政府特許下,作為日本官方渠道購買大量齊白石作品,在日本巡回展覽。其藏品均被世界公認為齊白石精品
中國有祝壽的傳統,祝壽的文化,祝壽的藝術。松、柏、鶴、石、桃、靈芝等多種自然景物,都被視為長壽的象征。它們進入畫面,成為祝壽畫經久不衰的主題。白石老一人生渴求長壽、幸福、吉祥等,所以“壽桃”、“一世平安”、“年年有余”、“菊酒延年”都是白石老人常畫的題材。齊白石的祝壽畫,以壽桃為最多。他愛畫桃,求畫者也喜歡請他畫桃,仙桃素來象征長壽,古代神話傳說中西王母曾經用玉盤盛著仙桃送給漢武帝,說這種桃子要三千年才能結一次果子,吃了能使人長生不老。因此在古代民間就常用桃子作為祝壽的禮物,亦有長壽之意,一直流傳至今。通常所見齊白石畫桃,以晚年為多,桃子或畫于籃中,或畫于樹上。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表現方式就是——靈猴獻壽。由于猴子極具靈性,又喜歡吃桃子,故猴和桃結下了不解之緣,亦因‘猴’與‘侯’的讀音相近而有封侯進爵之意,顯得題材更為吉祥。
此幅佳作,齊白石用率真的手法,于桃樹下一只靈猴手里捧起鮮艷無比、碩大水靈、香氣馥郁的蟠桃,形象動作極富童真,意思更有趣味——“壽且貴”。斜穿畫面一段桃樹枝干提示出桃樹,給畫面帶來生意,使畫面變得生動活潑起來,巧妙的構圖表現齊白石匠心獨韻的意趣。屬于他畫壽桃作品中的精品。
此畫靈猴,桃子和枝干,沒用骨法畫出。白石老人信筆揮毫,寫出一只稚拙可愛的靈猴,表情夸張,姿態生動,造型準確,恰好在“似與不似之間”。桃子直接用洋紅和藤黃點畫,這是齊白石畫桃的主要特點。唱“主角”的洋紅,在白石老人手中不是涂上去而是畫上去的,有筆意筆痕,有骨有肉,有重輕和濃淡的變化。這就是“以色當墨”,以造型和筆墨為根基的設色。在作品中有力地襯托了桃子的豐實、給畫面帶來生意和形式美的,是桃葉和桃樹干。散落在樹脂周圍的桃葉,形態多變,造成自然掩映;而且,桃葉是先以淡墨畫葉再以濃墨勾筋的,在充分描繪樹葉的柔軟同時,也表現出筆線本身的力度、變化和生機。
此幅《吉猴獻壽》可謂是齊白石成熟力作,精妙絕倫,畫面布局疏落中見跌宕,縱筆揮灑,墨彩飛揚,較工筆畫更能體現所描繪景物的神韻,極富雅趣,喜氣洋溢,寓意吉祥喜慶。同類題材的作品,多藏于博物館之中。值得藏家珍藏。
LOT.0373
齊白石 墨蟹
尺寸:101×35cm
立軸 紙本水墨
備注: 1、范曾題詩堂; 2、蕭平題邊跋; 3、米景揚題簽條。
齊老曾題道:“借山館后有石井,井外常布蟹橫行于綠苔上,余細觀九年,始知得蟹足行有規矩,左右有步法,古今畫此者不能知!迸c畫蝦相似,老人描繪蟹的功夫,亦是為世人所稱許贊嘆的。白石老人畫蟹用“豎三塊”畫殼,蟹腿扁而鼓,形象逼真,用墨有力,墨色變化極為豐富,黑白灰過渡明顯,層次分明,質感強烈。此幅作品為白石老人所畫螯蟹,當是晚年之作,大都簡練成近乎直線三角,微嫌率意。而此幀之螯鉗,尚存寫實之形,尤以墨色極淡蟹之右螯,絨毛泥漬,外長內短之弧形蟹鉗,既有寫意之簡練,又有寫實之精妙。且五蟹之前后俯仰,正側遠斜,曲盡其妙,極描繪之能事。
敬請關注北京九歌拍賣官方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號:jiugeauction-beijing
|